2019 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
学)(解析)
1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有内发论、外铄论和多因素相互
作用论。其中,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
校的教育等。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与华生。其中,洛克提出 “白板说 ”,认为人出生时就是一张白
纸,涂抹什么颜色就会变成什么样子,即强调外界环境对人的影响。因此,洛克认为 “外部的力量决
定了人的发展 ”的观点属于外铄论。 A项正确。
B项: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
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有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霍尔和高尔登等。与题干不符,排
除。
C、 D两项:多因素相互作用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
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
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2 本题旨在考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
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 C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 C。
3 本题旨在考查个体思想品德的构成要素。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其
中,意,即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
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题干中,小龙明知乱扔纸屑是不文明行为,但总是管不住自己,
属于道德意志薄弱,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其道德意志。 C项正确。
A项: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它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
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道德情感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
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道德信念不属于个体思想品德的构成要素,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4 本题考查的是《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时间。 1986 年 4月 12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国家立法形式正式确立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标志着
中国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 2006 年 6月 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解析.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