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实验得出了物理学中的定律,这样的学习过程属
于 。
A: 接受学习
B: 意义学习
C: 发现学习
D: 掌握学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
【答案】C。解析:考查发现学习的含义。
2.有很多留学生刚来中国学习汉语,会把 “银行 ”错认为 “很行 ”,这其中体现的心理学现象是
。
A: 刺激的分化
B: 刺激的泛化
C: 条件反射
D: 记忆术策略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
【答案】 B。解析:单独呈现条件刺激能引起的反射则叫作条件反射。记忆术策略是学习策略中精细加工策 略
的一种,用来提高记忆效果。本题中, “银”与“很”是相似的刺激,留学生把 “银”与“很”都认作 “很”,是一 种刺
激的泛化现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
3.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 。
A: 顿悟的过程
B: 同化顺应的过程
C: 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D: 尝试 -错误的过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
【答案】 D。解析:桑代克认为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建立的。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 的
、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 终于在刺激与 反应之
间形成牢固的联结。
4.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 (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 ),不利于学生学习,
这种做法依据是学习的 。
A: 准备律
B: 练习律
C: 效果律
D: 刺激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
【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其中,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 如果
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 握学习的内
容。由于学生缺少准备,搞突击考试会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下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的是 。
A: 望而生畏
B: 谈梅生津
C: 见风流泪
D: 尝梅生津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 B。注意 区分谈梅生津、望梅生津和尝梅生津三者的不同。第二信号系统就是对第二信号(语言、 文字
)发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将第一信号系统的单纯刺激变为具有抽象意义的词语的信号。 望梅止渴,可能说得
是,曹操跟士兵撒谎,说远处的树木是梅林,大家一定,望梅止渴,其实不是看到梅, 这是第一信号系统,而是
听了操的话,相信那就是梅林,通过语言引发的,是第二信号系统。尝梅生津是 无条件反射。
6.当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时,我们会给他一个处分,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发现该生表现
学习的基本理论05关.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