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
×××
精神锤炼党性修养
×××
精神产生于开创
×××
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践。
1927
年
10
月,
×××
同志率领经
“
三湾改编
”
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宁冈,随后在
×××
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到
1929
年
1
月,
×××
、
×××
率领红
4
军主力向赣南、闽西挺进,前后历经两年四个月。
×××
精神的核心是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灵魂是坚定信念、矢志不移,基石是依靠群众、艰苦奋斗。近期,我作为
2014
年市管干部进修二班的学员,怀着朝圣之心、敬仰之情赴革命圣地
×××
接受党性教育,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党性的锤炼。
一、记住了三句刻骨铭心的话
第一句
是红军的后代刘松柏老师在课间和我们学员交流时说的话。她感慨地说:
“
我们在人间,先辈在云间,人在做,天在看。
”
我们要好好珍惜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革命成果,时刻保持一颗对党、对人民的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先辈们在云间看着我们的一言一行。
第二句是看电视剧《井冈山》记下的,朱德同志面对中央和湖南省委特派员周鲁只会生搬硬套执行上级的指示还一脸趾高气扬,他悲愤地说:
“
什么是威信,不是摆架子,不是吓唬人,而是看他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这句话深深告诫我们,干部的领导岗位是组织发文任命的,但是否具备胜任岗位的真本领,
还得靠自己虚心学习,心系群众,勤奋工作,做一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用成绩回报组织的关怀和厚爱。
第三句是阅读毛泽东同志撰写的《井冈山的斗争》那篇不朽著作提到的,
“
这样冷了,许多战士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因此,士兵也不怨恨什么人。
”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当领导的只有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下属才会跟着你干,群众才会拥护我们。
二、留下了三个难忘的画面
第一个画面是朱毛的挑粮小道。红军为守住井冈山,必须备足粮食。担粮一个
来回要走
30
多公里的路,山高路陡,还会遇到敌人袭击。朱德同志当年
45
岁了,虽然是首长但他依然坚持挑粮。行走在陡峭的挑粮小道上,空手来回仅
1
公里多,学员们大多已是气喘吁吁
……
重走这条狭窄的小道,我内心感触到了先辈脚板留下的余温。
第二个画面是朱毛会师的握手。毛泽东同志为实现与朱德同志在井冈山会师的愿望,之前,他所遭受的两个人生重大打击,那是常人无法承受的。一是他带领队伍上井冈山被中央误解为革命逃跑主义,上级特派员上山传达时,宣布中央已决定免去他
24177【赴革命圣地接受党性教育心得体会.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