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在市党代会讨论时的发言提纲
市委七届二次全会明确了今年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和重大举措,是对市第七次党代会的丰富和发展、拓展和延伸、深化和具体,为全市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对
XXX
的讲话,我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讲话通篇体现了加快发展这一鲜明主题,为全市经济发展吹响了新号角
第一,围绕坚定发展信心,
从全市面临的外部环境、政策机遇、基础条件和
发展氛围四个方面进行了客观分析研判,充分表明今年我市面临的发展难题可破、发展机遇可抓,发展预期可行。
第二,围绕实现发展目标,
科学把握市情,充分考量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决策
部署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赶超跨越目标,确定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高于全国、
XXX
平均速度,努力赶上全国、
XXX
平均水平的发展目标。
XX
经济总
量小且发展水平总体靠后,更需要
“
跳起来摘桃子
”
,紧跟全市发展节奏,自我加压,加快发展。
第三,围绕如何推动发展,
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
XXX
十次党代会、
XXX
党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确定了
“
稳中求进
”
的发展基调,并结合赤峰实际,
力求
“
稳中求好、好中求快
”
,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市情的准确研判。
一是抓
项目。
报告精准把脉全市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从加强项目谋划、推进、畅
通投资渠道等方面着手,提出一些方向明确、易于操作的针对举措。比如项目的谋划,讲话指出要围绕国家十一项重大工程包、六大消费工程、
XXX
六大基地建
设等方向;比如项目的推进,要建立领导包联、专项推进等机制;比如畅通投资渠道,加大
PPP
模式推广力度,推动市级
11
支基金落地放款,等等。这些工作部署为
XX
县上项目、增投资、抓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们将锲而不舍地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仅确保
“
冬季攻坚行动
”
取得开门红,实现
50
个项目在今年
4
月份集中开工建设,
33
个项目年内建成投产;还要力争
31
个
PPP
入库项目有相当部分取得实质进展。今年,预计招商项目
50
个以上,投资额度
70
亿元以上。
二是调结构。一产方面,
报告进一步坚定了深入推进农牧业
“3661”
工程的信心和决心,并把
“3661”
工程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抓手进行了明确。比如种养业发展的问题,提出压减玉米种植面积,扩大设施农业、节水紫花苜蓿
和节水经济林种植面积;推动养殖
“
小转大、散转舍、劣转优
”
三个转变。当前,
XX
以
“3661”
工程为主线,以农牧业产业园区为载体,强力推进
“5531”
工程,
这与全市提出的种养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合拍。在县十四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明确了今年种养业发展量化指标,新增设施农业
1.8
万亩、优质牧草
2
万亩、经济林
1.2
万亩以上、中药材
2
万亩以上,肉牛、肉驴存栏分别达到
15
万头和
3
万头。
二产方面,
讲话提出全市经济的短板在工业,出路也在工业,指出工业要以集约集聚集群为发展方向,改造提升有色冶金、农畜产品加工等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发展航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工业产业。
XX
县作为欠发达地区,与全市一样,短板是工业,发展的潜力和希望也在工业。我们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围绕有色金属资源
“
吃干榨净
”
、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上市强身、以资源换项目上装备制造业,全力构建
XX
新型工业基本框架,加快形成完备的新型产业体系。
三产方面,
报告既从生产性服务业布局又从生活性服务业部署,体现出全面发力
的发展思维,同时有的放矢,重点向物流、金融和旅游三方面发力。尤其是全季全域全业旅游格局的构建,既体现出了落实上级党委决策部署的大局意识,又符
合实际、切实可行。
XX
县将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依托和利用周边旗域丰富的旅游资源,挖掘县域景系、景类和景型等特色旅游资源,持续发挥餐饮、住宿、区位等比较优势,打造以红色文化、移民文化、铜都文化为主攻方向的旅游产业,把
XX
打造成赤峰北部地区旅游枢纽和中转站,融入全市大旅游格局。
三是促改革。
讲话强调要多推
“
四个有利于
”
(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有利于调动广大干群积极性)的改革,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指出按照该放的放彻底、该减的减利索,该清的清干净要求,抓好
“
放管服
”
改革,直指要害。比如在推进
“
冬季攻坚行动
”
过程中,有一些项目受
“
中梗阻
”
问题制约,影响了推进进度。为此,
XX
县将已优化发展环境问责办法、治理中梗阻
“
十不准
”
为抓手,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持之以恒地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彻底打破
“
弹簧门
”
、
“
旋转门
”
、
“
玻璃门
”
,
为发展保驾护航。
二、充分体现了市委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施政方略
一是在通道建设方面。
市委、市政府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了更加重要的
位置,并且提出的七大通道与
XXX
七大网络高度契合,突出了基础设施对于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在交通运输上形成贯通内外、联接枢纽、四通八达的区域公路网,把航空、现代铁路、高等级公路编织成立体高效网络体系。按照全市这一
县委书记在市党代会讨论时的发言提纲(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