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
“克服‘管理惰性’
及
如何帮
企业
提升赢利能力
”
话题讨论
——
“易友团”第
十六
期话题
讨论纪要(2015.07.30)
7月
30
日“易友团”话题主题为:
管理者如何克服“管理惰性”?及管理者在企业
提升
赢利能力方面能发挥哪些作用?
针对
这两个
话题,易友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支招。以下
与大家分享一下此次话题讨论中
比较有针对性的观点,欢迎大家围观。
观点集萃
问题一:
管理者如何克服“管理惰性”
?
@笑乐惠-经理-范
1.公司制度是否健全
,是否能够适应现在的生产和工作环境,能够有效地监管各部门管理者。
如果不能,则需要
根据督导部门检查出来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找出问题根源的所在,
更新制度。制度的
制定
最好有各部门管理者的参加,执行的要求和规则也
要
讲清楚,检查过程中能够相互检查或跟随公司一起检查
。这样
大家
才会对制度
更尊重,最终
要尊重的是制度,而不是人。
2.
工作的惰性是有多个方面的,在处理人或事之前一定要查出问题根源
:
(1)
直接领导问题(很多企业或门店离职80%以上是由于领导的问题)
;
(2)
公司愿景是否有,是否有个人发展的平台
;
(3)
个人发展需求,个人的成长是否能够不断地得到满足
;
(4)
物质需求(工资、福利等)
;
(5)
工作环境是否融洽(劳动的危险性、同事的融合等)
;
(6)
工作机制(上班时间、公共假期、保险等)
;
3.任何一个部门必须都要设定检查和监督机制
。
可以是互相检查监督,但必须有一个公平的制度和公平的检查
。
@
华宇+经理+码农
1.
为什么会产生管理惰性
,一般都是公司的规划比较松散
造成的。
一个好的团队,管理者只是一个服务者,为下属服务,和其他部门沟通
。
如果必须管着走,说明公司制度
、
气氛有问题
。
2.
对于管理者自身来说,
首先,明确自己
是否有要管好
或带领好团队的恒心;其次,了解
公司又是否给与
大力
支持。
3.
A
氛围原因,造成集体懒散。
对策:
集体懒散,就需要缩紧工期,先制定一些容易达到的目标,让他们自己制定计划去达成,如果达不成,就自己加班去完成。
B
不公平的薪酬制度,及缺乏人性化管理,也会造成管理惰性。
对策:完善相关制度,及提高人性化管理水平。
@
金岷江机电设备
个人觉得最主要是先给部门设定
目标,以数据说话,再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做的好会怎样?做的不好又会怎样?这两点一定要明确下来,并严格按照考核执行,可以给个过渡期,分三个月来改善和考核。
@烟包印刷-李利甫
造成管理惰性的原因
还有公司的相关政策
没有
与员工的期望达到一致
。
期望值对称了,再有惰性说不过去,激励很重要。
@
佛山灯饰
管理的惰性,感觉跟跟公司整体的氛围有关。
问题
二
:
管理者在提升企业赢利能力方面能发挥哪些作用?
@
集宁小商品运营
1.
管理在于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减少浪
费:
a
资源限定,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b
资源充足,最大限度争取业绩;
c
业绩限定,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2.
管理最大的任务是使得工作流程化,制度化,通过顺畅并不断完善的流程制度,将资源的消耗降低至最小
举例:
比如餐饮管理,
一要
通过管理保持良好的营运状态以保有市场占有率和客流量;
二要
研究市场,根据市场实际推出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并组织落地实施,以提升营业额;
三要
不断强化成本分析和成本管理,在不降低服务、产品质量的情况下不断追求更低的成本
。
3.
做成本分析表,找
出
最大的成本依次去研究,找出可控项目,研究讨论试验,逐渐挖掘控制潜力
。
@
华宇+经理+码农
一、
分析市场趋向,提前做相应的对策
:
1
.根据行业发展趋向
和其他行业的影响,
事先
评估一下行业的发展趋势
。
2
.
时刻进行
知识更新
,
哪些
符合市场趋势,
哪些
要被市场被淘汰,需要引进什么技术,学习
哪
些知识
等。
3
.
根据企业的状态和市场趋势,逐步调整和完善自己的企业
的相关政策、措施、经营策略等。
二、
合理优化组织结构,最大化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1
.
要有自己的科研团队,时刻跟着市场的脚步
。
2
.
做好员工充电培训,提高个人能力,从而提高业绩,提高员工的收入,带动积极性
。
3
.
根
据公司的发展做适当的业务扩展(增加部门,减少部门,部门性质转变
等)
。
4
.
根据员工的的成长做适当的提拔和转型
。
5
.根据
市场和环境的变化
,对
部门、岗位、人力做适当的调整
。
@
佛山灯饰
调整好个人心态,把提升企业赢利能力的事情
当成是自己的事,而不是公司的事。
@笑乐惠-经理-范
外部拓展和内部管控
1.产品质量/服务质量。
目前所能销售的无非也就是这两样,如果没有好的品质,再好的营销也就是一纸空谈。所谓,产品/服务质量是核心,是灵魂。好产品自己会说话。
2.营销推广
,
要不断地走出去
。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慢慢消融了。由于
时代地
飞速发展,地球村越来越小,太多的同类产品或可替代产品,给各行各业的压力都很大。
所以,要不断地走出去。
以客户体验和结果导向为根本,做好营销宣传,让好的产品来带
“如何克服‘管理惰性’及如何帮企业提升赢利能力”“易友团”第16期观点集萃0730.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