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正骨绝技
蒙医正骨学是蒙古族劳动人民长期与自然界 , 特别是与疾病作斗争
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总结 , 也是蒙医学丰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其治疗
方法有复位 、 整复 、 固定 、 按摩 、 功能锻炼及全身用药等疗法 。
蒙医骨伤很重视膳食治疗 、 推拿按摩和护理 。 药物治疗初期根据病
情对症选用七宝汤 、 七雄丸 、 二十五味樟脑散 、 珍珠丸 ; 中期散瘀清热 、
接骨 , 可选用九味秘方散 、 六味青铜散 、 八味朱砂散 、 六味石决明散 ;
后期强筋养骨 、 补元 , 镇赫依 、 舒筋 , 选区用健脾归津散 、 二十五味大
汤散 、 十五味沉香散等 。
在正骨材料方面亦有独到之处 , 主要有以下几种 :
⒈ 白酒 , 具有散热 、 止痛 、 舒筋 、 活血等功能 , 特别是在患处喷酒
后 , 既能使紧张挛缩的肌肉舒展 , 又能使松弛泛力的肌肉增加张力 , 以
维持屈伸肌组这间的平衡 , 有利于骨折愈合 。
⒉ 青铜镜 , 在脏腑穴位处按摩 , 可解毒 , 增强赫依血循环 。
⒊ 圆形银镘 , 在骨折处和瘀血部位进行按摩 , 有解毒 、 改善赫依气
血运行之功 。
⒋ 铜针 , 有疼痛部位的有关穴位处有规律地敲打按摩 , 可增强赫依
血循环 , 恢复感觉 。
⒌ 蛇蛋花石 , 开放性骨折时在伤处按压可止血 、 镇痛 。
⒍ 夹板 ,必须有良好的弹性 ,以适应肢体肌肉舒缩变化的生理要求 。
⒎ 垫 , 应柔韧并能维持一定的形状 , 有一定的支持能力 , 能散热 。
一般用兔毛 、 羔绒 、 鞣皮 、 纸 、 毡 、 纱布等做成 。
⒏ 缚带 , 夹板两端和中间进行捆绑 。
⒐ 绷带 , 包裹夹板用 。
⒑ 砂带 , 大小布带 , 内装细砂 , 镶于患部两侧 , 具有固定骨折 , 吸
去血 、 协日热 , 脉热 , 骨热和镇痛作用 。
蒙古族人民由于放牧 、 狩猎等生产 、 生活特点 , 经常发生从马上跌
下 , 从高处附落而造成骨折 、 脱位 、 脑震荡等外伤事故 。 因此 , 很早就
有了较原始 而独特的民间正骨治疗方法 , 如前臂骨往内开放骨折 , 则往
外牵拉 ; 若往外开放骨折 , 则往内牵拉 , 复位后 , 腋下垫物包扎前臂或
用 ¡ 充气皮桶 ¡ 进行复位 。 又如对闭合性骨折 , 交叉复位后 , 用煮在肉
汤里的毡子或木板作压垫固定 ,或者把温血与鲜奶混合搅拌 ,涂在患处 。
固定 、 包扎松紧要适度 , 对骨伤病人注意增补牛奶 、 牛羊
蒙医正骨绝技.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