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评价
历史上建都金陵的亡国之君,多遭到后世非议。三国吴后主孙皓,“一
片降幡
出石头
”
,
白棺素服
,自缚出降;南朝梁武帝崇信佛,
终起侯
景之乱,被囚饿死于景阳楼;陈朝
后主陈
叔宝,金陵城破时,同宠妃
张丽华藏于胭脂井中,后被隋将吊出处死。这三位末代君王,亡国起因各不相同,但却都亡于虎踞龙盘的金陵石头城。李煜也是亡于金陵的末代君王,难免要遭到后世的斥责非议。 但是,李煜亡国的原因应该具体分析,就南唐国来讲,其不亡是不可能的。理论上,当时整个中国的形势和历史发展趋势要求南唐灭亡,北宋统一;事实上,南唐国势已败,李煜即使有能力也无力回天,更何况国策早有失误,在李煜继位的前一年,其父李璟已经因
国势衰危而
称臣于宋,减制纳贡了。宋朝
灭
南唐的形势已定,李煜继位,也只能采取消极守业的政策。但是,尽管李煜时的南唐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其毕竟维持政权达15年之久,而且在他被俘的日子中始终时时不忘故国,心系故土,从未心归宋朝,终至客死他乡。 史载,赵
光义曾问
南唐旧臣潘慎修:“李煜果真是一个暗
懦
无能之辈吗?”潘慎修答道:“假如他真是无能无识之辈,何以能守国十余年?”徐铉在《吴王陇西公墓志铭》也写到:李煜敦厚善良,在兵戈之
世
,而有厌战之心,虽孔明在世,也难保社稷;既已躬行仁义,虽亡国又有何愧!
文学成就
李煜多才多艺,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
音晓律
,尤以词的成就为最大。李煜的词,存世共有三十余首,在内容上,可以亡国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
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风格绮丽柔
靡
,虽不脱花间派习气,但在人物、场景的描写上较花间词人有较大的艺术概括力量,在部
分词里
也流露出了沉重的哀愁(如《清平乐·别来春半》)
;
后期词
反映亡国之痛,哀婉凄凉,意境深远,极富艺术感染力。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
尊宋为
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
金陵台殿
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
授右千牛卫上
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
世
称南唐
语文黑白小报4 (1).docx